时尚广州新媒体讯:时间,本质上无形无状,但人类赋予其形态的渴望,却构成了文明的重量。日前,于北京,Rado瑞士雷达表开启了一场名为“设计,为时间赋形”的主题论坛暨品牌品鉴会,以一次沉静而深刻的对话,回应了这一永恒命题。当品牌全球代言人檀健次先生与众多设计界巨擘齐聚一堂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品牌活动,更是一个关于腕表设计哲学如何穿透喧嚣、抵达美学内核的鲜活样本。
Rado瑞士雷达表,其品牌精髓正在于此:它并非单纯的计时工具制造商,而是一个以高科技陶瓷为核心媒介,执着于探索“材质大师”身份,并借由全球顶尖设计视野为时间塑形的先锋。步入活动现场,如同翻开一部流动的材质与设计编年史。两大展区铺陈开的,并非冰冷的机械陈列,而是一场跨越文化与时代的灵感碰撞。品牌设计师阿尔弗雷多·赫贝利(Alfredo Häberli)的拉美热情如何与瑞士精密共冶一炉,在DiaStar Original钻星创始型系列腕表上重焕新生;建筑学泰斗勒·柯布西耶(Le Corbusier)的色彩哲学,又是如何从宏伟的建筑立面,凝聚于True Thinline真薄“幻彩”系列的腕间方寸,化作可佩戴的日常艺术。
展开剩余74%这是一种奇妙的“降维”叙事,将宏大的理念转化为亲密的个人体验。真正的奢侈,并非材质的堆砌,而是思想的密度与美学的浓度。 无论是森永邦彦 (Kuniko Morinaga) 以光致变色技术赋予True Square特别版腕表的瞬息万变,还是YOY设计工作室借“黑镜”腕表对真实与虚拟的哲学探讨,都印证了这一点。品牌将腕表从一个单纯的功能物件,提升为一个承载观念的媒介。当这些作品与中国设计师周宸宸先生设计的Frank Chou Collection系列家具并置一室,一种共通的美学语言便油然而生——简约、当代,且在冷静的线条中蕴含着丰沛的情感张力。
而论坛的深度对话,则将这场关于形态的探索推向了高潮。品牌全球产品副总裁Christof Ammann先生一语道破天机:“我们长期与全球设计精英合作,在理念共鸣中激发创意碰撞。这些深入合作为Rado未来的设计语言与创新方向注入了持续灵感。” 这并非客套,而是品牌基因的坦陈。品牌中国区副总裁姜丽华女士的分享则更贴近当下的感知:“Rado许多先锋前卫的设计风格正不断引发当下消费者的审美共鸣,能够通过设计的美学跨越风格、性别和年龄的界限,为大家带来能量和快乐,这就是品牌长期以来的坚持。”
作为佩戴者与演绎者,品牌全球代言人檀健次先生的感受尤为真切,他佩戴着Anatom拱形系列镶钻腕表,其弧度完美贴合手腕,本身就是“为时间赋形”的绝佳例证。他分享道:“优秀的设计需沉淀思想、敢于突破。Rado与设计师合作的每一款腕表,都蕴藏着独特故事,这种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深深鼓舞着我,也在我前行的路上不断带给我力量。” 这份力量,源自于对美的共识,对创新的尊重。一枚卓越的腕表,佩戴于腕上,实则是佩戴了一座微缩的观念美术馆。 无论是True Square真我系列的摩登几何,还是Captain Cook库克系列的复古探险,皆是如此。而全球仅一枚的全新Ceramica整体陶瓷系列20周年纪念款,以102颗钻石的璀璨,为这场关于设计的献礼,画上了一个华丽的休止符。
这场论坛的落幕,实则开启了更广阔的思考。在这个万物皆可被快速复制的时代,设计的价值愈发凸显。它是一种态度,一种拒绝平庸的宣言。分享这样一场关乎美学与匠心的深度剖析,或许本身就是一种对时间价值的认同与致敬。
当一枚时计不再仅仅告知我们流逝了什么,而是启迪我们拥有着什么,这或许才是设计为时间赋予的最动人的形态吧?
撰文/时尚广州新媒体 实习编辑 刘思涵
校对/时尚广州新媒体 实习编辑 郎佳怡
环球视野,岭南风尚
iTrendsgz
时尚广州新媒体
发布于:广东省